探展|到曾孝濂美术馆感受“游垠之境”手作艺术装置的完整和永恒
展览海报
(资料图片)
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4月15日,昆明世博园里的曾孝濂美术馆这座“园林之上”的花园美术馆迎来新的展览:“游垠之境——胡约华装置艺术展”。
这是曾孝濂美术馆开馆以来的第一个大型装置个展,既延续了曾孝濂美术馆一贯对自然、生命、雨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和敬畏精神,也是一次当代艺术与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空间叙事的场域对话。
艺术家胡约华用万物的灵性和艺术的想象生成了一个无等级、去中心、无边界的“游牧空间”,在未来性和超现实的体系中解码自然的秩序,在弥合中延伸出了一个自在、自由、自观的“异托邦”。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展览现场。郑小序 摄
本次展览依据六组作品所居的空间,分成了六个起承转合且相互关联的单元:生成与感知、渗透与解域、重构与解离、弥合与变迁、延伸与共生、自在与超越。这些作品内含创作者多年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关注,它们各自的生命和意义在这座集历史积淀和现代灵光于一体的美术馆中生长和演变。而在其中游览的观众,既构成了作品的一部分,也延伸了展览的场域;既共同“游牧”在作品的观看之中,也让自己在“游牧”之中被他者所看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
【对话策展人:“游垠之境”为观众提供了外在的、他者的视角审视艺术与世界】
策展人黄星
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
云南网(以下简称云):什么是“游牧空间”和“异托邦”?
黄星(以下简称黄):“游牧空间”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重要哲学概念,指平滑的、开放的空间,它没有特定属性,只有环境属性,它不再遵循逻辑,而是强调内部元素的“关系”。而“异托邦”是米歇尔·福柯提出的与“乌托邦”相对的概念。异托邦是实际存在的地方,它们颠覆一般习以为常的生活或生命的空间、节奏,倾覆约定俗成的韵律。
云:如何评价参展艺术家胡约华?
黄:这次参展的装置艺术家胡约华(花花)多年以来一直注重对自然界多元综合型材料的转换和利用,通过作品探讨关于生命、自然、生态、身份、心理、社会归属、文明形态以及自我实现等多个层面的话题,为观众理解当今社会文化生态变迁提供了启发性和分析性的视角。于她而言,做作品的时候是一种归于平静的时刻,让人学会和自己共处的能力,也是跟自我的对话和自愈的过程。
花花的作品在现实与无形存在的不确定性之中,作品的未完成感和现场延续性,让你能从她的作品和空间中感受到平稳且带有些温暖的情绪,以及适意的、平静的孤独,让自己以最原始的状态沁入其中。
云:游垠之境—胡约华装置艺术展想要带给观众什么?
黄:作为一种“另类空间”和特定场域的“游垠之境”,这样的一个“异托邦”无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外在的、他者的视角来审视艺术与世界,它们不仅是绘制世界之网的复杂线条,也为观众打开了多重审美之维。借助它们,观众更能放大自己的双眼,用艺术的角度去观察自己周遭的一切。
大家也不妨找个时间,前往曾孝濂美术馆,跟随艺术家的视角,也是在这个游牧的“异托邦”中用他者的视角,感悟手作艺术装置自然流动的完整和永恒。